线上线下学习交流 传递家国情怀
2018-04-08 09:06:17 作者 / 杨苏越 来源 / 课程发展中心

201833日,学校历史教研组团队精心策划制作的慕课《抗战的十五个瞬间》在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正式上线。课程向所有上海初高中师生开放,在近三周的时间里,来自上外附中、上外第一实验、上外附中东校的同学们踊跃报名,观看学校新出炉的慕课,另外还吸引着其他学校的学生慕名观看。参加课程的人数从100人、200人、300……一路上升到现在的900多人。

上外附中《抗战的十五个瞬间》是上海高中名校慕课平台上最热的课程

《抗战的十五个瞬间》学习页面

 

学生们对《抗战的十五个瞬间》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学生们用点赞来支持优秀的讨论区发言

上外附中历史教研组推出《抗战的十五个瞬间》,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14年抗战的概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呼应国家新颁布的“核心素养”内容。“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最深的底色。在观看《抗战的十五个瞬间》时,“家国情怀”如同春风化雨一般,悄悄地滋润了学生们的心灵。课程里教师们没有用空洞的话语呼吁同学爱国,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份份震撼的史料,叩击着每个人的心灵。

 

讨论区的精彩发言

目前,《抗战的十五个瞬间》已经更新到了《模块3:方向》,同学们对于课程的评价很高,在平时历史课下课后,也经常有同学跑到历史老师身边,与老师探讨有关抗日战争的问题。学生们非常敬佩当年的中国人以一个弱国的地位坚持抗战十四年的时间,对于当时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也感到切齿痛恨。当有学生愤愤地提出血债血偿时,老师会和他们讲述不能以怨抱怨的道理,和平与发展才是未来整个世界应有的主题。

《抗战的十五个瞬间》中设置了许多问题探究和课后讨论,以锻炼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表达观点、自主研究的能力。在讨论区,涌现出了许多精彩的回答,

下面是一部分同学的精彩发言:

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国歌宏亮,气势磅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歌。这离不开两位伟大的作词家田汉和作曲家聂耳,正是他们共同具有的炽烈的爱国情怀,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深厚的艺术功底,以及互相之间的默契,才创造出了如此的旷世国歌,真切的反映出了当时千千万万人民的呼声!

查了一些资料,发现,田汉还是聂耳的革命引路人,作为左翼作家、戏剧家联盟创始人之一,介绍聂耳加入左翼音乐小组、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互相欣赏,成为忘年知音。这首《义勇军进行曲》,也是在田汉写完歌词,被捕以后,聂耳主动谱曲,并对歌词做了三处细微却更为精彩的修改,后也得到了田汉的高度认可与赞赏。

高昂充满激情的国歌,将激励我们努力学习,不忘初心,为完成将来祖国伟大的强国复兴梦而时刻准备着!(祁奕涵) 

日本人为杨靖宇将军举行公祭仪式,除了尊重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需要安抚日占区愤怒的中国人民,否则会激怒成千上万个杨靖宇接过抗日的大旗来对抗他们,在利益权衡之下,日本人才选择了去祭奠他们的敌人。(安珈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和游击战理论,是指导抗日战争一步步走向胜利的指南。正是由于这一光辉的军事思想、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才在世界的东方导演出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一些国外人士称毛泽东为“持久战理论大师”、“现代游击战争之父”,这是当之无愧的。(葛樱桦) 

当然,也有不少同学给出了很好的建议或者意见。历史教研组的老师们经常会登陆平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同时也对建议和意见做出回应。

讨论区的师生互动

有学生指出15个瞬间中的某一个瞬间标题值得商榷,有学生指出毛泽东是否“开创”了游击战有待近一步考证,也有同学对一些历史评价问题提出了不同意见。在线下,有学生对课程每周更新一部分的做法提出了不同意见,因为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学习后面的内容,因此提出更新频率是否可以提高。此外,平台只能在周末观看课程学习,周一到周五都不能看,这是同学希望能够改进的地方。但毕竟,《抗战的十五个瞬间》是一次抛砖引玉的尝试,肯定会有不足,历史教研组的老师们会继续关注慕课平台,了解同学们的各种诉求,并进行答疑解惑以及回应各种意见。在线下也欢迎老师和同学就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的设计进行交流。在这种线上线下的沟通中,“家国情怀”得以传递,历史本身就是过去与现在的永恒对话,历史学欢迎不同的观念、逻辑、视角的交锋与碰撞,在同学与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抗战的十五个瞬间》能让更多的人理解抗日战争的艰辛,也爱上历史这门学科。

从《抗战的十五个瞬间》出发,上外附中的慕课建设一定能不断开拓新的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供稿:杨苏越

审稿:黄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