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子在2020年度上海“希望之星”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0-09-01 09:31:51 作者 / 英语教研组




2020年度上海“希望之星暨希语盛典”日前圆满落幕,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我校汪栎宬、安珈硕同学分获高中组特等奖,柳舒文同学获初中组特等奖。


在“希望之星”这一激励英语学习、培养思辨能力、展现综合风采的舞台上,我校学子不仅展现了良好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对语言的灵活运用等全方位的综合英语素养与能力,也让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声音,更多地了解到中国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获奖感言 汪栎宬


001.jpg







002.jpg


转眼已经在上外附中的校园里学习生活整整五年时间了。上外附中的学习经历,尤其是英语学科的学习,着实具有别样的魅力。

首先,附中的学习与实践巧妙结合。直到现在我仍对中预年级的英语暑假作业记忆犹新:学唱十首英文歌——包括《Heal The World》、《We Are The World》、《You Raise Me Up》、《Lemon Tree》等。回想起来,经典的曲调将英语的旋律刻入内心,动人的歌词值得长久细细品味。高年级后,老师又将原版新闻、演讲、小说带入课堂——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乔布斯的《Think Different》、Susan Hill的《The Woman In Black》等等作品。台上的即兴发挥离不开台下的积累。附中的学习不仅积累丰富,更能指导我们进行实践。 

另外,附中的学习多元交互。我同时是辩论社、模联社的成员,并担任戏剧社(云剧社)的社长。戏剧社给予我大量的舞台机会,锻炼台风与表达能力——在时间紧迫、气氛紧张的比赛中,舞台经验对于自信大方、游刃有余的表达至关重要。辩论和模联则是对思维的特训,从不同视角批判性地分析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思考。这样的交互也体现在英语课堂上。初一年级,老师将音乐剧《Hamilton》带入课堂。舞台、音乐、说唱、英语、历史……这部音乐剧几乎集合了我所感兴趣的一切元素。这次,我也将其中的《My Shot》进行改编,带上舞台,收获了不错的效果。这一切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不要让“外语”成为表达的限制,而应该勇敢地表达自己,尽情地放飞思想。

 最后,我格外感动于附中所带来的对于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培养。这一得益于附中多语种的环境,二得益于丰富的交流机会。去年,我有幸得到学校推荐,参与到太阳升夏令营(Camp Rising Sun),与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60余位营员度过一个夏天的时间。这份难忘的经历让我极大地拓宽了对世界与多元文化的认识,也深刻意识到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全球化的世界,为自己的祖国、社会、民族发声的重要性。我想,“培养外语外交人才的摇篮”这句话正在被时代赋予全新的意义:我们的使命绝不仅限于外交事业,更应该将“自强、至诚、志远”的担当贯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与其他文化、民族交流的过程中。服务祖国发展,服务人类进步。    


以上便是一些小小的感想,深深感谢附中的老师、同学在学习生活给予我的帮助与指导。回到演讲本身,从个人出发,或许有以下几点经验之谈可以参考。 

首先,内容至上。任何的技巧、形式、语言,都是为了内容服务。演讲比赛的时长限制(通常为1-2分钟)对内容的集成度提较高的要求。要时刻谨记用最简洁的语言,论证最清晰的观点。在时限严格的演讲中,观点的清晰度大于论证的严谨性——在观点足够清晰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抛掉一些无伤大雅的论证环节。 

经验之谈,我认为有三点技巧可以让内容更加出彩:破题、眼界、语言。

破题是很多演讲者都会忽略的环节,同时也是最容易的出彩点。无论时间多么紧张,破题都是不可省去的部分。听众并不了解你的演讲主题,精彩的破题可以迅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与观众建立联系。破题可以是一句名言,一个故事,或是对定义的解读,能够引出中心内容即可。

演讲内容要注意眼界的高度,最好能够体现国际视野、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例如“如果由你选择添加一个emoji,你会选择添加什么”这个题目,可以联系到联合国、跨文化交流、帮助弱势群体、权利平等等等主题。除此以外,联系自身经历是演讲,尤其是问答环节中,重要的技巧。故事是最能与观众产生共鸣的内容,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 

演讲不是秀词汇量,要尽量用最简洁、易懂的语言讲明道理。一定要避免“额…嗯…”这样的“水词”,宁愿稍作停顿。演讲一定要控制合适的速度,过快的速度不仅难以保证清晰度,还会让听众产生疲劳感——经验之谈,每秒2.5个单词就是极限了。语言上,清晰度优先。另外,幽默是语言的一大亮点,也是听众的记忆点。一次引来场上笑声的幽默能让你在几十几百号演讲者中脱颖而出。 

任何的技巧、台风都只是内容的辅助。对于演讲来说,只需做到两点即可:自信、自然。 

演讲是展示自己的舞台,时时刻刻充满“讲述的激情”。当然,自信的前提是对于内容的充分熟悉。对于已备演讲,这意味着将稿件背到滚瓜烂熟,甚至形成肌肉记忆;对于即兴演讲,这意味着拥有足够的积累和素材,可以随时调出使用。个人而言,我很不认同两种说法。首先,不要“把观众当成稻草人”。不要抗拒观众的眼神,而是主动与他们交流。这不仅能够展现你的自信,更能缓解紧张。演讲不是单向输出,而是交流的艺术。第二,不要告诉自己“不要害怕失败”,而要告诉自己“不要害怕尝试”。说实话,登上舞台的紧张永远不会消失,但会随着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少。不要给自己任何预设,尤其不要暗示自己“会失败”,这只会让自己更加紧张。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一次次尝试的经历。这些经验能够让你自信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从容地登上舞台。

最后,不要包装自己!不要拿腔拿调!演讲时,夸张的肢体和语音语调对表达毫无帮助,只会让自己显得做作。演讲就是讲话,就是与人交流。自然流露的肢体动作才是最好的。但是一定要避免小而碎的动作!把动作做大做干脆,有利于克服紧张、构建自信。但建议寻找设计语言的重音与节奏。通过听力获得的信息是很有限的,一定要将最重要的内容牢牢印刻在听众的脑海里。加强重音、放慢速度是最常用的技巧。

演讲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抓住每一次发言的机会锻炼自己,总结经验、发散思维。最后,享受舞台的魅力。  

 ——汪栎宬



获奖感言 安珈硕2

003.jpg







004.jpg


这次获得“希望之星”上海市高中组的特等奖,我感到特别开心。在学校老师们和参赛经验丰富的汪栎宬同学的“技术指导”后,我摆脱了“舞台恐惧症”的魔咒,得以顺利发挥,非常感谢!主观上来说,平时知识和语言的积累,的确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语言是工具,可以帮助自己将日常积累的知识顺利输出,同时灵活应对在各种场景中出现的“坑”,在这次比赛的故事接力环节中,我就比较幸运地趟过了前面同学无意中埋下的“雷”。当然,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认真、细致的赛前准备还是最重要的,整场比赛,无论是开头的定题演讲还是后面的才艺表演,都反反复复地练习过数十次,最终才能较为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总而言之,感谢附中的培养,“台下十年功”才是正道。    

——安珈硕




获奖感言 柳舒文


005.jpg



这次“希望之星”获得了上海特等奖,我很感谢上外附中老师们两年来对我的精心培养,同时也感谢“希望之星暨希语盛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由于这次比赛过程都是封闭式的,所以我的生活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    

关于比赛过程,这次是我第四次参加 “希望之星暨希语盛典”的比赛,对比赛的三个部分一一定题演讲及问答、才艺展示、故事接龙的流程比较了解。第一环节定题演讲这次我十分重视,认真推敲每句话,不满意就反复修改。由于我的认真对待,第一环节的成绩还是令我满意的。    

在强手如林的才艺展示中,我根据自己语音语调的优势,选择了分饰《威尼斯商人》中“一磅肉之争”中的两个角色,效果很不错,与其他选手的武术、歌曲、舞蹈才艺相比,我觉得短剧效果很棒。    

第三部分的故事接龙中,我发挥自身的优势,既把故事情节设计的跌宕起伏,又把大家熟悉的人物联系到了故事中,给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后,希望明年的舞台上也有你的身影,让我们一起为班级也为上外附中争光!    

——柳舒文


撰稿:英语教研组 周琳燕

审稿:高大帅

编辑:王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