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路上星光闪耀
2021-04-15 16:28:11 作者 / 课程发展中心

科创路上星光闪耀

我校学子在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中再创佳绩

    为选拔我国优秀青少年科学研究项目参加国际科技竞赛,在国际舞台展示中国青少年风采及其科学研究成果,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于2月7日组织开展2021年中国科协青少年国际科技交流项目遴选培训冬令营(以下简称“冬令营”),我校秦浩允、赵鸣九、李烨欣、付万嘉四位同学经过专家的严格问辩和考核,在冬令营中脱颖而出,最终入选2021年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ISEF),他们将代表中国队参加今年5月在美国举行的第72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在此,预祝他们再创佳绩!

001.png
002.jpg

左起:赵鸣九、李烨欣、秦浩允、付万嘉


据悉,本次冬令营全国共选拔产生出40个项目参加2021年ISEF大赛,上海队共有13个项目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我校入选4个项目,位列上海市第一。

此外,“英才计划”上海管理办公室日前也公布了2021年上海市中学生“英才计划”正式学员名单,经过学校申报、初选、学科潜质测试、学科基础知识和科研方法线下笔试、课题研究计划书评审和高校面试等环节,最终上海市共77名同学被录取为2021年中学生“英才计划”正式学员。我校共有10位学生入选,入选人数列上海市第一。

003.png
004.jpg

左起:(一排)钟一宁 孟今慈 梁瀚章 朱清瑗 杨菡希

(二排)朱李源 蒲新格 吕肇辰 徐天澍 贺梓庭


以上成绩是继我校3名学生参加2020年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并作主旨报告后,对学生出色的科研和学术能力的又一次高度认可。

近年来,学校在充分发挥外语办学特色的同时,坚持五育并举、积极推动多语助力、多元文化浸润下的学生多元发展。学校尤其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断开发科创课程资源,与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建“青少年科学家培养基地”,通过科技类课程的基础培养、项目驱动的重点培养、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联合培养、共享市级平台和资源的高端培养四个层次让热爱科学的学生从启蒙、入门、奠基、进阶直到专业化的不同阶段都能得到悉心的指导。得益于此,近年来学校学生的科创成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



少年科创说:

非常荣幸能够入选ISEF国家队。这一年来,在课题的选择、后续实验的进行、答辩、和课题进展上,都遇到了不少意外、挫折和瓶颈,但最终依旧克服了这些困难,不断努力着,并坚持了下来,也很高兴看到付出能有所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平时没有机会接触到的知识,懂得了从提出问题到设计实验并尽力解决研究问题的方法,在遇到难点的时候阅读文献尝试找到新的突破口。课题的研究也是一个不断探索、交流、沟通的过程,让我得到了磨炼和进步。但是,我还是有不少可以提升的空间,我也会继续努力下去。非常感谢“英才计划”的培养和学校、老师、同学的支持。也要感谢最初学校提供的在技物所学习的机会,让我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热爱,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高二6班 付万嘉


人们常说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这次我能最终走上ISEF的赛场便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进入科创的领域纯属偶然,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朱皓斌老师,从初三的上海科技希望之星到高一的上海科创赛的二等奖,从高一的“英才计划”入选到今天高二的ISEF,一路上朱老师为我付出了许多许多。是他挖掘了我与生俱来的计算机方面的潜质,也是他引领我走上了科技创新的道路。所谓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朱老师在许多方面深刻地影响着我。当然自身的努力和兴趣也是需要的,尽管从课题的选定以及课题的研究、论文的撰写这其中蕴含无数痛苦的日日夜夜,但源自我内心的那份热爱又让这一切变得痛并快乐的。最后,我要感谢学校,正是上外附中开放式的教育让我有了更加宽广的眼界,在这里我懂得了笃行致远不负芳华的意义,在这里我有幸认识了许多诲尔谆谆的老师们,也是在这里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目标。风起于青萍之末,我愿意做一只海燕以此为起点飞向更广阔的大海。

——高二5班 秦浩允


英才计划最吸引我的,是使我们中学生能够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在教授的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活动。我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希望能通过“英才计划”以及上海交通大学这两个平台,在导师的指导下,围绕自己喜欢的领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提升科学素养、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在这一年中高质量地完成好科研项目,为学校增光添彩!

——高一2班 徐天澍



非常有幸能够入选“英才计划”复旦大学化学学科培养学员,“纸上得来终觉浅”,了解到通过英才计划可以走进高校实验室,直接接触课题组,使我心生向往。记得在和复旦教授会面进行课题答辩时,我内心既激动又紧张,教授对课题提出了很多改进的地方,同时也对我的努力进行了肯定,我很幸运的成为英才计划的一员。

感谢英才计划给了我这么一个高水平的平台,可以得到知名教授的指导,可以和博士生研究生一起交流做项目,能够深入接触感兴趣的领域。希望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英才计划里来,感受不一样的科研经历。

——高一2班 朱清瑗


能够入选英才计划,我感到十分荣幸。作为上海市仅有的数十名入选该计划的学生,我感受到了自己所收获的不平凡:复旦大学的科研资源,就这样给予我一个高中生自由使用,是多么大的幸运。复旦大学校园卡寄来的那天,我仔细阅读了卡面上的注意事项。作为一名高中生,能够拥有国内顶尖院校的学生卡,和该校的本科生拥有同样的自由进出的权利,是难以想象的。我感受到了国家对于我们这样的创新人才的重视,以及为我们提供优质资源、力争将我们培养成为栋梁之材的决心。

我也知道,自己在英才计划之路上也付出了不少。光是能够在选拔中脱颖而出,就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我会在英才计划接下来的生涯中,好好利用高校来之不易的资源,使得自己的科研事业更上一层楼。

——高二6班 贺梓庭


“科研”与课堂上绚丽多彩的实验大相径庭,更多的是枯燥的理论知识、重复的实验计算、严谨的科学猜想,热忱与钻研才是科研领域最需要的特质。我深切希望通过这次经历锻炼自己的科学能力,发掘自己真正的兴趣,明确自己未来的目标。

——高一4班 孟今慈


如果说,我的科研生涯是一段航海之旅,那此次的英才计划则是我扬帆起航的一个港口。

小的时候,我喜欢想象。从起初的“天马行空”发展为后来的“切合实际”,总梦想着有一天,可以穿起白大褂、手持记录表,“游刃”于我自己设计的实验之中。但从前的实验室,总是过于简单朴素,没有充足的实验器材,也无法任你放开手脚。

就在我的梦想如残烛之焰时,我邂逅了英才计划——这个提供了实验空间、创新空间的培养计划。我便十分惊喜,在面试时向导师们倾诉我的心愿,展示了我的课题设想;这次英才计划,我很荣幸地入选了“交通大学物理系”;接下来的日子,我愿借导师的帮助,尽自己的努力,求索于科研的漫漫长路中!

——高一2班 杨菡希


在期末考试第一天的晚上,我在英才计划的公众号发布的名单上看到了我的名字,当时我真的很激动与感动,觉得自己的努力值得了。回想到九月份时刚刚开始准备课题,通过初试。在复试时,临时抱佛脚学习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内容,成功完成了笔试,专心地完成了计划书的书写,通过复试。在复旦大学进行的最后面试中,也得到了教授的肯定,这一路走来,最终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结果,中间的经历也教会了我很多。在进入英才计划的第二个月,我就参加了计算机学科的冬令营活动,从中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也得到了往届英才计划学长学姐的建议。希望在未来也可以认真准备课题,继续加油,并成为优秀学员并进入ISEF,在国际比赛上留下身影,为学校争光。

——高一4班 蒲新格





撰稿:严荣琴

摄影:朱皓斌

编辑:李启翔 王   

审稿:课程发展中心